“我要為這位理發(fā)師傅點個贊!”昨日,市民何老伯特意致電柳州晚報熱線,想表揚鵝山路一家理發(fā)店的老板。這是怎么回事呢?記者進行了走訪。
暖心善舉獲點贊
何老伯說,他今年85歲,已多次來這家店理發(fā)。每次理發(fā),老板都格外熱情,不僅分文不收,還時常對他噓寒問暖。臨走時,老板總會貼心叮囑“頭發(fā)長了再來”,讓他感到很溫暖。
何老伯說,這家理發(fā)店不僅收費便宜,還為殘疾人、孤寡老人和80歲以上的老人免費理發(fā)。
徐選余在幫老人理發(fā)。
昨日上午,根據(jù)何老伯提供的地址,記者找到了這家理發(fā)店。這家理發(fā)店位于鵝山公園公交車站旁,十分簡樸,連店名都沒有。不過,店門口張貼了一張紅底黃字的海報,十分顯眼,上面印著3個大大的字“好消息”?!昂孟ⅰ钡膬?nèi)容則是殘疾人、孤寡老人和80歲以上老人可以免費理發(fā)。記者了解到,其他人理發(fā)也只要8元/次,小孩5元/次。
坐在店門口跟人聊天的男子,正是理發(fā)店老板徐選余。他個子不高,剃了個光頭。記者告訴他,有人為他免費給老人理發(fā)的行為點贊,他顯得有些不好意思,說:“這沒有什么,都是舉手之勞。”
用老手藝傳遞溫暖
“退休了,沒事干,就撿起老手藝幫人理發(fā)?!毙爝x余說,他今年67歲,2018年從我市一家印刷廠退休。退休幾年后,閑來無事的他想趁自己還有能力,就多做點好事、善事??勺鍪裁春媚??他想起了年輕時候?qū)W到的本領(lǐng)——理發(fā)。
徐選余說,他父母都是理發(fā)師。耳濡目染,他也學會了理發(fā)。在上世紀70年代他下鄉(xiāng)當知青的時候,就帶上了理發(fā)工具,在勞動之余免費幫大家理發(fā)。回城后,他到當時的柳州市第二服務(wù)公司柳拖理發(fā)店工作,當了一名理發(fā)師。大概當了10年理發(fā)師后,他被調(diào)到當時的五菱印刷廠上班。在五菱印刷廠上班,直至退休,他都沒再幫人理過發(fā)。不過,他一直沒有忘記理發(fā)的手藝。
2023年7月,他的理發(fā)店開業(yè)了。當天,他花10元錢找人打印了這張海報,并張貼在店門口。
“老人家都喜歡早起,為了方便他們理發(fā),我都是早上七八點就開門營業(yè)了?!毙爝x余說,說是開門營業(yè),其實很多時候是沒有收入的,因為來剪發(fā)的大部分是老人,有時一個早上少則三四名老人來理發(fā),多則五六人,都是免費的。
“有些老人見我不收錢,就說自己有退休工資,硬是把錢放下就走了?!毙爝x余說,每當遇到有老人執(zhí)意要給錢的時候,他就按照小孩理發(fā)的收費標準收取5元。
說話間,一名老人從公交車上下來,直接走進了店里。徐選余當即請老人坐下,接著熟練地給老人理發(fā)。老人說自己姓王,今年80歲,住在潭中西路,是特意坐公交車來理發(fā)的,這次是他第二次來理發(fā)了。
“多多少少都要給的,人家做工了不能不收錢?!崩硗臧l(fā)后,王老伯邊說邊掏出5元錢遞給徐選余。
溫情延續(xù)暖人心
“不僅在店里免費理發(fā),他還免費上門幫老人理發(fā)?!痹诘觊T口和徐選余聊天的冷先生說,他住在附近,他經(jīng)常過來和徐選余聊天。有一次,一名阿婆過來找他,說老伴因為腦梗出不了門,問他能不能上門幫理發(fā),“于是他叫我?guī)涂吹?,立即帶上理發(fā)工具出發(fā)了?!?/p>
冷先生說,還有一次,一名坐著輪椅來理發(fā)的殘疾人,因店門口有個坎難以進店理發(fā),徐選余便在店門口人行道上幫這名殘疾人理發(fā)。最后,徐選余還提醒對方,下次不用過來了,打個電話他就上門幫理發(fā)。
徐選余說,他的手機號碼就寫在門前的海報上,對行動不便的殘疾人或老人,他都可以提供免費上門理發(fā)服務(wù)。
說到為何要堅持這么做時,徐選余說,不為什么,就想趁自己還有能力,多做些好事善事。
《柳州日報》 (2025年11月03日 第03版)